【例文】古人讲:'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
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即听到有人说某人有恶行,不能马上就起厌恶之心,要仔细判断,看是否有人故意诬陷泄愤;
听到有人说某人有善行,不要立刻相信并去亲近他,以防有奸邪之人作为谋求升官的手段。(解放军报《领导干部的'耳根子“要硬》)
【典故】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接物类》,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人泄忿;
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进身。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
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释义】意思是,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不能马上动怒,恐怕是喜欢说闲话的人故意泄忿。听到别人说自己好,也不能马上和他亲近,否则将使狡诈的人靠近。
【赏析】古人讲,'经世之道,识人为先“'为治以知人为先“。识人的重要性,在古今中外的典籍里有很多记载。尽管'十步之间,必有茂草;
十室之邑,必有俊士“,但如何识得'茂草“'俊士“,却非易事。正如一首诗中所写:'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公元前348年,听到即墨大夫很多'坏话“后,齐威王亲自到即墨大夫任职的地方看了看发现,那里'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到处是安居乐业的景象,于是在感慨'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后,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万户俸禄。之后,他又到总能听到'好话“的阿地大夫的领地看一看,结果眼前却是'田野不辟,人民贫馁“,到处一片萧条,于是在感叹'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后,煮死了阿地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战国年间,齐宣王欲称霸诸侯,便请孟子为他在识人用人...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2025年【写材料用典】闻恶不可就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