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写材料用典】至人之用心若镜(精选文档)

|   

【例文】至人之用心若镜,心不正必行不端。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党员干部当常常自省看清自我、克己驾驭欲望、存养培育德行,多一分冷静与警觉、少一些浮躁与盲动,心不为欲所动、行不为欲所控,真正做到鉴明则尘垢不止。(中国纪检监察报《鉴明则尘垢不止》)

【典故】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内篇>应帝王》,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释义】意思是,庄子说:那种具有极高道德和智慧的人,他的内心好象镜子一样,照过的不去送,未照的不去迎,现在照的也不留痕迹。所以能够经得起考验而不受损伤。

【赏析】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常常以镜鉴引喻一些人和事。历史这面镜子永远无法取代,'铜镜正衣冠“寓意影响深远,作为自醒自警的方式早已融入华夏儿女的血脉。古人讲,'执镜者,取其明也。夫内涵虚心,外分朗鉴,物不可以匿诈,体无得以逃形。“这里的'执镜者“,指的是拿着镜子自照或照人者。'朗鉴“,即明照,这是镜子的功能;
而心无成见、虚怀若谷、从不自满,是镜子的内在品格。用镜子一照,任何物体都无法隐瞒欺诈,无论何人都会原形毕现。'秦楼明镜,鉴有馀晖。“传说秦始皇有一硕大的方镜,人来照之则影倒见,以手扪心则见五脏,人有疾病则能知底,更能照见人心之善恶。而'不疲屡照,君子是效“,是镜子的另一特色。'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党员干部始终要保持'镜于人“的谦逊心态,找准'审己考己“的镜子,拿出虚心以待、胸怀若谷的姿态,砥砺闻过则喜...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2025年度【写材料用典】至人之用心若镜(精选文档).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