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一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全市共有集团化办学学校130所,其中公立学校49所,民办学校81所,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学段。二是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在持续推进'5+2“片区管理、强校带弱校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与成都、绵阳等市借鉴经验,采取'一校带多校、一校帮多校、多校联合作“等方式,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目前,全市共建立联合体137个,带动薄弱学校104所。三是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异地就读学生参加我市中考中招的实施意见》,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四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深入推进'大班额“化解和消除工作,通过新建、改扩建和挖潜置换等办法,增加学位供给3.6万个,完成年度任务104%;
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9万个、义务教育学位6.5万个、普通高中学位3.5万个,完成年度任务109.7%、128.5%、147.8%。
(二)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增加学前教育投入。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两年来共投入资金4.2亿元,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每年700元。二是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2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9万个,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56.4%。三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健全学前教育教研队伍,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保教质量。深入推进'幼小衔接“活动,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远“问题。实施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室、...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2025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情况汇报.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