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以乡村振兴'百区千村“片区创建为契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对农村服务阵地、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进行'微改造“,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精提升“,探索出了一条少花钱多办事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一、'大队部“微改造,提升为民服务'温度“
规划先行、改造为主。为防止'千村一面“,按照'规划先行、改造为主、各具特色、分批实施“的推进思路,对现有村级活动场所,以改造为主,可修缮、可整合、可置换、可扩建,严控新建,避免大拆大建。全县234个党群服务中心,原地改造提升的159个,占比68%。
打开院墙、增加服务。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工作思路,统一拆除大院围墙,实行开放式办公,最大化增加服务设施、服务面积、服务功能,包括便民超市(农资超市)、快递点、公共卫生间、村卫生室等。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文化礼堂、澡堂、理发店等,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在全市率先完成行政村全覆盖。服务群众场所面积由改造前不足10%,增加到70%。
创新机制、提高收入。由县属国有企业作为投资建设主体,统筹整合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提升专项债、省市派第一书记帮扶资金和县财政资金等各项资金,用于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功能室,统一组织公开竞价承包,签订3-5年租赁合同,用于开办便民超市、农资超市、幸福食堂等服务项目,既不增加村级负担,也实现了多方共赢。目前全县207个村邻里中心完成了对外租赁运营,2025年收取租金260万元,村均增收1.2万元。
二、'路两边“微改造,提升人居环境'靓度“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县改革办主任在乡村振兴研讨会上交流发言(精选文档).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